AppNote

溶剂排出模式下的大体积进样


应用于水中痕量分析物的检测





现代毛细管气相色谱常采用通用的双模式进样口(split/splitless),在进样开始前即确定气路模式。此类进样口在设置的高温条件下可实现样品在内衬管(通常内径为4 mm)中的瞬时汽化。然而,这种“爆炸式”汽化易导致所谓的“针头歧视效应”,即不同分析物的传输效率不一致,影响定量准确性。此外,当分析物溶于水中时,还会出现水汽化体积远高于其他溶剂的情况。以热不分流模式进样1 μL水,所产生的蒸汽体积可能超过内衬管的承载能力,从而抑制目标分析物的汽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另一种更具优势的进样方式,即 程序升温进样(PTV),也称 可编程温度汽化进样 ,最初由 Abel 提出,后由 Vogt 等人发展。PTV 进样口支持三种进样模式:常规的 分流模式、不分流模式,以及一种额外的 溶剂排出(solvent vent) 分流模式。

请填写表格下载应用文献

GERSTEL 需要您提供的联系信息,以便就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与您联系。您可随时取消订阅此类信息。有关如何取消订阅、我们的隐私保护措施以及我们对保护您隐私的承诺,请查阅我们的《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