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霜冻损伤水果的早期预警系统


利用 HS-SPME-GC/MS 测定特定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助于在桃子出现可见霜冻损伤前识别受害情况

主题:为了提供高品质、货架期长的桃子,新鲜、成熟度适宜的果实通常需在低温下储存,其目的是减缓成熟进程,防止腐烂与霉变。然而,一旦储存温度偏离理想范围,便可能导致果实产生冷害,而这一损伤通常要等到产品到达客户手中后才被发现。为避免或减少食品损耗,需要一种早期预警系统。研究人员 Farcuh 与 Hopfer 成功地利用果实中的具有香气活性的次级代谢物作为冷害标记物。桃子在成熟过程中仍然活跃的代谢系统会对冷害做出反应,其明显特征是释放出的香气活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发生变化。通过 HS-SPME-GC-MS 对香气谱进行监测,可判断果实是否出现冷害反应。


关于研究:Farcuh 和 Hopfer 对384个“Red Haven”黄金桃(Prunus persica)样品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将果实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在三种温度条件下储存:0 °C(桃子理想储存温度)、5 °C(已知会引发冷害)以及20 °C(不应出现冷害,用作对照组)。随后,在多个时间点对桃子的香气谱进行分析,并与观察到的冷害症状进行关联。


样品前处理:每50克桃子样品与50 mL 冰冷饱和氯化钙溶液和50 µL 内标物萘-d8 混合,并进行均质处理。将均质液转移至独立的玻璃瓶中密封并置于冰上。在泡沫和液体分离10分钟后,取1 mL 的样品混合物转移至20 mL 的顶空玻璃瓶中,使用带有特氟龙/硅胶隔垫的不锈钢螺旋盖密封,并立即在液氮中速冻,随后储存在-80 °C,直至进行 VOCs 分析。


分析流程:采用 HS-SPME-GC-MS 对准备好的桃子样品进行分析,记录其香气谱。使用的是 Agilent Technologies 的 7890B GC 和 5977B MS,样品的萃取与进样步骤由 GERSTEL 多功能自动进样器 MPS robotic 自动完成。


样品处理流程:样品于室温下解冻1小时后置于 MPS 系统。每个样品在40 °C 下平衡5分钟,然后在同一温度下用 HS-SPME 萃取30分钟。所用 SPME 纤维为预处理的混合相(DVB/CAR/PDMS,Supelco)。


研究结果:在对“Red Haven”品种桃子采后储存期间释放的香气化合物进行 SPME-GC/MS 分析中,Farcuh 和 Hopfer 在30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中识别出9种能预测冷害的关键成分:γ-己内酯、γ-辛内酯、γ-癸内酯、δ-癸内酯、2-己烯基乙酸酯、苯甲醛、3-甲基丁酸、γ-大马酮和芳樟醇。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些挥发性香气物质可在冷害症状(如果肉粉化、口感变硬)尚未显现前,早期检测“Red Haven”品种桃子的冷害发生。


结论:对这些标志物的监测将有助于开发更优的桃子采后储存和处理策略,从而防止或减少因冷害造成的食品损耗。研究人员同时指出,这些标志物对其他水果的适用性仍需谨慎对待。为了验证该方法在商业应用中对早期冷害识别的普适性,未来的研究应扩大桃子品种的检测范围。


来源

Farcuh M, Hopfer H. Aroma volatiles as predictors of chilling injury development during peach (Prunus Persia (L) Batsch) cold storage and subsequent shelf-life.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195 (2023) 112137. [https://doi.org/10.1016/j.postharvbio.2022.112137](https://doi.org/10.1016/j.postharvbio.2022.112137)